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書訪談了十六位愛滋關係人,寫成十六篇故事,前後歷經七年。這些故事的主角,大部分是感染者的伴侶(或配偶),以及感染者的母親、手足、閨密,和照顧感染者機構的社工。
文:阿上|訪談:阿宅(訪談日期:二○一六年七月;完稿:二○二二年七月)
相異伴侶不是界定我們關係的方式
——感染者伴侶里歐的故事(節錄)
「我以前很慮病。記得幾年前有一次去大醫院驗愛滋,我非常緊張,緊張到等結果的時候,我吐了,在門口嘔吐出來。」
告訴我們這段經歷的是里歐,三十三歲(二○一六年採訪時),過往曾對疾病憂慮恐懼的他,現在卻有一位已穩定交往兩年的感染者男友,彥廷。這讓我們在訪談之初,就對這個故事充滿好奇。
對的時間遇到他
從里歐的談話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他是一個極度謹慎、凡事仔細規畫的人。從事新科技研發的他,講到他的研發職涯,眼中便散發出光芒,充滿著企圖心。他在國內完成學業後便負笈海外,拿到學位後在歐美、亞洲多個不同國家工作過,訪談時也仍在國外的機構任職。
我們原以為里歐既然長年隻身在海外,會有不少浪漫情史。但他搖搖頭,表示自己當時單身很長一段時間:「我是一個很慢熱的人,我對人的假設都是——你有可能會離開我,我不會讓自己那麼容易地非常喜歡一個人,另一方面也是讓自己不要那麼被一個關係所限制。」他另外補充:「特別是剛開始工作那幾年,我的工作會不斷移動,那段期間,我就只有dating,沒有長期關係的計畫,因為覺得跟那些人的關係不會有未來啊。」
不過在里歐三年前職涯相對穩定後,他的想法開始有些調整,覺得似乎可以開啟長期關係的可能性了。二○一三年一次回台的假期中,他遇見了小他十歲的彥廷。
「我們是在朋友聚會中相遇。」里歐說道。兩人交換了聯絡方式後,里歐重返國外的工作崗位,但遠距離的兩人仍有密切聯絡。「我覺得他的性格等等,各方面我都滿喜歡的,是可以相處的人。」他繼續補充:「我們那時每天都會講話,而且講話的內容是很有深度的。」里歐返台時,兩人也會約見面,兩人關係不斷增溫。里歐開始覺得:彥廷和之前約會的對象不同,他已起心動念,想要和彥廷一起規畫未來。
伴侶祕密,讓他想起過往的焦慮
那年九月初,兩人認識一個多月時,或許是感受到里歐的積極吧,彥廷忽然告訴里歐,他有一個現在還不能跟里歐說的祕密,「他要我等到告訴我那個祕密之後,到時候我再決定我們的關係要不要繼續下去。」里歐這樣回憶道。
敏感的里歐,當下其實就猜測:彥廷難以啟齒的祕密,是不是他有愛滋?伴隨這個猜測而來的,是排山倒海般的疑慮,里歐開始不斷地問自己:我有辦法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嗎?他什麼時候會發病?他會不會在接受治療過程中不舒服,或是被人歧視?我能夠或願意承受他的情緒嗎?我有沒有辦法跟他一起面對這些狀況?我有沒有辦法在這樣的狀況下,經營兩個人的關係?
「我焦慮了一整個下午。」里歐告訴我們。
我們不免猜想當時里歐對於HIV的情緒,一部分來自於他生長的年代。里歐小時候,愛滋病才剛被發現沒多久,在世人的眼光下就是個世紀黑死病。大概在里歐國小到國中的時候,台灣防治愛滋的文宣對感染者的描述竟然是「自作孽,活得痛苦,死得難看」。在這樣氛圍成長的許多男同志,對於愛滋總有莫名的恐懼與焦慮。里歐回憶他每一次去篩檢HIV的經歷,都充滿緊張不安。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在他三十歲左右時發生的事情。
「我那時在台灣,有一次發生關係時幫對方口交,對方射在我的嘴裡,我後來才知道對方交往歷史非常複雜,他沒有跟我說,我就開始非常擔心。」里歐吸了口氣,繼續說。「然後我覺得我那陣子很常感冒,身上也長了奇怪的紅斑,去檢查很多次,卻一直找不到原因。」
焦慮的里歐找了朋友陪他一起去醫院做篩檢,也急著把背上的紅斑給幫忙篩檢的醫事人員看,想知道是不是愛滋病的症狀。也就是這次篩檢,極度緊張的里歐在等待結果時,不由自主地嘔吐,而且吐了一地。還好,篩檢結果是陰性(沒有感染)。而不明紅疹的原因也查到了,是因為使用抗生素造成的藥疹,與愛滋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這次經歷,讓里歐覺察到自己有很深的疾病焦慮。
在因彥廷不能言說祕密而焦慮的那個下午,里歐決定打電話給當年陪他一起去做篩檢的朋友,和他說,他猜現在約會對象應該是HIV感染者,詢問他的意見。或許是朋友的理性分析,也或許是反覆的自我對話,里歐的恐慌稍稍緩解了:「後來覺得好像也不會怎樣,理性上那些知識我都知道,像是感染者可以用雞尾酒療法,平均壽命其實跟一般人差不多,短一點點,可是他又比我小很多,其實也沒什麼差別。」感覺得出來,就算里歐的恐懼並未完全消失,這個他很欣賞、讓他想重新再面對親密關係的男孩,在對的時間點出現,讓里歐還是想試試看一段關係的可能。
那年十月初,彥廷終於告訴里歐他的祕密,但不等彥廷說完,里歐就先說:我知道,我猜你是感染者。兩人開誠布公後,某種程度上算是正式在一起。雖然大部分時間還是分隔兩地,但幾乎每天都會講電話。里歐每個月至少回台灣一次,遇到長假便能更長時間待在台灣,有些時候則是彥廷飛到國外去。兩人認真地經營著遠距離關係。
當感染者身分不再是祕密時,反而讓里歐有更多機會解決他的恐懼與疑惑。「彥廷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就是很了解,有些東西我不是非常有把握我就會問他。我一開始還問過一些很蠢的問題。」
「很蠢的問題是?」
「我有點忘記了。只記得有問過他,刷牙之後接吻,感染機率是多少?還有,如果你的手指流血,我的手指也流血,或是如果你的牙齦在流血,我的牙齦也在流血,這樣子會不會感染?類似這樣的問題。」里歐補充道,「彥廷不只是回答問題,很多資訊是他主動提供,像是目前的數據顯示感染者穩定接受藥物治療,好像就算是無套也是不容易感染的,這件事是他告訴我的。我覺得他願意提供資訊,我擔心時可以隨時問,減少了我很多未知造成的恐懼。」里歐不只一次強調,彥廷很樂於分享專業資訊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