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 Q&A
愛滋Q&A
「世界愛滋日撰文」台大地理系的學生及志工-彭云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旨在提高公眾對HIV病毒引起的愛滋病在全球傳播的意識,自1981年來,愛滋病在世界各洲盛行已久,由HIV病毒破壞人體原本的免疫系統,使病患的抵抗力降低,造成許多病原體伺機進入體內而發病;愛滋病為一種行為導致的疾病,除了母子垂直傳染外,愛滋病會因不同的高風險行為而導致疾病的傳染,行為與醫療的改善或介入都缺一不可,許多團體也漸漸成立,為預防愛滋、衛教宣導、照顧感染者等使命努力。 

 

  1981年,「愛滋病」這個疾病在美國的同志族群中出現,並造成一系列的恐慌以及死亡,美國政府當時並沒有正視這個前所未有、迅速傳播的疾病,在當時公眾不了解愛滋病,在社會保守氛圍下,同性戀遭到嚴重歧視的狀況下,政府沈默的忽視這個疾病以及同志的人權,而「愛滋污名化」,可以說是從「同性戀污名」轉移過來的,直到發生有女性感染的案例後,政府轉向譴責婚外性行為與性交易,認為「不檢點的性」是禍首,只要「乖乖婚內性」就沒事,後來出現愛滋寶寶後,「無辜的」、「道德健全的」感染者形象正式出現,感染者權益保障才開始被當一回事。

 

  近年來,因雞尾酒藥物的研發,使得HIV帶原者可藉由藥物控制病毒數量,平均餘命提升到與健康的人不相上下,雖然終止愛滋的前景令人期待,但因為疾病本身的特性、社會的眼光、吃藥吃一輩子,以及許多社會大眾的誤解等狀況,許多感染者仍活在痛苦之中。

(網路插畫家瑞比夏至 響應世界愛滋日構圖) 

  近日從事愛滋防治工作,工作內容不外乎接電話諮詢以及協助篩檢,在與民眾對話的過程中,我開始接觸到許多不同種類的恐懼,例如與網友「約炮」的、在外面進行性消費的、因精液沾到身上就感到恐慌的、無風險但因恐愛而驚惶失措的,例如被馬桶水噴濺、使用別人的沐浴乳、在浴室打手槍碰到蓮蓬頭、天上掉下一滴不明液體……等,讀到這,或許你已經開始覺得荒謬,但這些卻是許多人確確實實擔心的「風險」;更有一部份的人,因為不信任篩檢的結果,而重複且頻繁地進行著各式各樣的篩檢,大多時候我很無助,因為不曉得該如何幫助他們,甚至不曉得該如何解決他們心中的恐懼;跟這些人探討著為何他們心中這般恐懼,而這樣的恐懼本身來自於哪裡?許多人給我的回答都是:「我很怕以後不能生孩子。」、「我很害怕以後不能結婚。」、「我還這麼年輕,如果得了愛滋病,一輩子都毀了。」但恐懼的本身往往都來自於一定程度的「無知」,我慢慢地解釋著,愛滋病患者仍然可以結婚,仍然可以透過一些現有的醫學科技產下健康無虞的寶寶,雖然許多國家還是禁止愛滋病患者去留學等,但也慢慢的開放、解禁,愛滋病也能透過吃藥好好的治療,並且和一般人一樣的長壽等,但往往他們仍舊十分恐懼,有些甚至非常堅決的跟我說:「我這一輩子都不要再有性行為了!」對於性的錯誤認知、對於保險套的誤解、對於自我保護意識的薄弱、整個社會對於愛滋病的觀感,往往造成了許多民眾的恐慌與無助,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樣的恐懼背後,有多少根深蒂固的社會建構,根據新聞學者研究,我們的媒體用「歹死」、「不自然死亡」、「不正常死亡」連結愛滋病,愛滋病患者是「受污染的」、一般大眾則是「乾淨的」,得了愛滋病的人是千夫所指。

  這樣的千夫所指,除了人們對HIV的誤解及無知之外,對於性知識的不正確認知也是需要檢討的課題,我曾在路上發放免費保險套,但許多民眾看到後卻馬上離開、轉身就走,據觀察,有情侶看到之後,女生拉著男生快步離開,有父親帶著女兒,看到保險套後立即跟女兒說:「我們快去別的攤位吧!」,也有女生看到後嚇了一跳後馬上逃走,較為捧場的都是一群男生或是一些外國朋友;這不禁讓我心想,明明就是時常需要用到的「衛生用品」,但為何到了公共場所,保險套就變成如此不堪的東西? 

 

  這樣的情形是很令人失望的,民眾對於性過於保守,並擁有我可以說是「不夠健康」的態度,性是骯髒、汙穢、見不得光的,不但性行為本身,連與性相關的一切事物都只能被囚禁在封閉的私人空間裡,不能是公共空間的話題或焦點。我曾在日前大學生很夯的Dcard論壇上看到一篇文章,講到有位女生在屈臣氏保險套櫃位挑選保險套,有一位母親帶著小女孩經過,小女孩問說:「媽媽那是什麼?」,那名媽媽竟說:「不要看,那個髒髒,不要跟那個姐姐一樣。」性是骯髒的、拿著保險套的女人也同樣齷齪,「童真而純潔」的孩子,連目光都不能投向那裡,只是一個平常不過的屈臣氏,硬生生被切割成惡魔般邪惡的/天使般純真的兩個空間,但明明他們就共處於同個空間,卻不願意正視。台灣的父母與學校教育大多數逃避著這個重要的課題,導致許多年輕一代常利用A片或是不盡然正確的網路知識摸索著「性」,許多危險性行為的發生,也導致了未婚懷孕、感染性病的年齡層不斷下修。 

  愛滋病並不恐怖,恐怖的是我們面對它的態度,恐怖的是我們用一把利刃將它切割進另外一個看不見的空間,屬於一群見不得光的人們後,就假裝一切沒事,好像HIV病毒會遵照人類社會的二元對立乖乖選邊站一樣,將社會空間化對於防治愛滋並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助長更多恐懼。在12月1日,世界愛滋日這天,請大家一起關心這個議題,多了解這個疾病,切莫先戴上有色的眼鏡去看待染病者,然後將這個病分成你的事/我的事,否則,更多驚弓之鳥只會被生產出來,當連無風險行為都被以為會造成感染時,顯示我們的社會已經對此議題視而不見太久。

 

 

若有相關問題疾病問題,可諮詢以下單位:

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

台灣露德協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台灣同志熱線諮詢協會

 

參考資料:

https://www.dcard.tw/f/mood/p/391631

陳婷玉;徐美苓(2001)愛滋病的死亡建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暨研討會論文。

相關文章
購物車
Scroll to Top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獲得紅絲帶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