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為同性婚姻議題,屢屢看到對疾病不了解的發言和討論。有許多人引用衛生福利部的統計數據,說明「男男性行為」是國內愛滋病患的主要原因,以及「男同志」是愛滋病的高危險族群,進而利用這樣的立論,去反對同性戀及同婚法案。
數據:愛滋感染人數再次出現反轉(衛福部疾管局2015/01/06數據)
疾管署表示,整體新增感染人數下降,去年本國籍愛滋病毒感染人數共計2,236人,相較前(2013年)年2,244例減少8例。分析去年感染愛滋危險因子,性行為仍是造成感染的主因,但男男間性行為感染者呈下降趨勢,惟其他原因感染者呈現上升,疾管署將持續調查及分析。
疾管署也再次聲明:「愛滋病主要透過不安全性行為傳染,與感染者一起上課、用餐、握手或擁抱都不會傳染愛滋病。預防愛滋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避免參加轟趴、性派對,或有多重性伴侶,也不要與性交史不明的對象發生性行為,如發生性行為則要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並搭配水性潤滑劑。」
也正是因為同性(男性)性行為與愛滋的正相關性,我們才應該要有更完整的健康保護與社會制度來減低愛滋的發生,所有的疾病都是如此,數據只說明了現象,也是我們找出改善方式的一大參考指標,若只在性行為相關疾病就對預防、診療大打折扣,只能說我們對於疾病的認知還不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