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 Q&A
愛滋Q&A
別拿愛滋扯同志 拖垮健保、活不久太無知

 

第16屆同志大遊行剛落幕,13萬人的規模寫下台灣同志遊行新紀錄,婚姻平權意識擴大的同時,反同聲浪也持續發酵,甚至有人將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的愛滋病(AIDS)患者與同志畫上等號。而這無知的刻板印象,有時比疾病還來得可怕。

性傾向和愛滋病不能畫上等號,只要「進行不安全性行為」,人人都有可能罹患愛滋。而有些傳言稱「和愛滋感染者共餐」、「蚊子叮了愛滋感染者再來叮我」會感染愛滋,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資訊,因為感染愛滋的途徑僅有「透過帶有愛滋病毒者的血液、精液、羊水、乳汁、陰道分泌物等體液傳播」,淚液、唾液、汗水和尿液、皮膚接觸等,都不具感染力,而且愛滋病毒相當脆弱,離開人體不到5分鐘就會死亡。

雖說唾液不具感染力,但口腔內的傷口接觸到感染者的體液時,仍有可能遭到感染,所以在進行口交、肛交或陰道性交時,都應全程使用保險套;愛滋病不可怕,外界的汙名化、異樣眼光,使大家誤以為只有同志、多重性伴侶,才會感染愛滋病毒,其實防範的最根本要件,是有無進行「安全性行為」。

1996年,何大一博士發明雞尾酒療法後,除了有效控制愛滋病,讓愛滋感染者的外觀和平常人無異,平均壽命也相當接近一般人。根據荷蘭2010年的研究,在良好的醫療照護下,假如在 25 歲確診感染HIV,預期只會折壽 0.4 年。假如你在 55 歲確診感染,預期只會折壽 1.4 年。

而目前有關愛滋病治療的常見謠言,如外國同性戀來台結婚會拖垮健保,均已遭健保署發文澄清,且目前第一名健保支出項目為急、慢性腎病,愛滋病遠遠不及前10名。因此別讓無知的恐懼,造成患者二次傷害,破除刻板印象,以平常心接納患者,才能幫助他們堅定接受治療,不再受異樣眼光看待。(影創中心/綜合報導)

新聞出處

相關文章
購物車
Scroll to Top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獲得紅絲帶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