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 Q&A
愛滋Q&A
台灣年輕族群愛滋感染者上升2% 定期單錠投藥現生機

 

截至2020年7月的統計資料,台灣約有4萬名的愛滋感染者,新感染人數是自107年起連續第2年下降,年輕族群感染的比例46.44%較去年占比44.15%上增加約2%,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醫務秘書教研部鄭舒倖主任指出,從今年疫情爆發開始,發生部分個案因滯留國外、隔離或醫院感染管控延誤領藥,後續都已經透過友善醫療體系,加上各地民間團體的努力,已經順利讓感染者們都持續接受治療。

鄭舒倖主任說到,面對HIV病毒的威脅,除了友善醫療體系、民團的努力,讓感染者持續接受治療之外,更要從落實與支持「U=U」國際治療共識以及展現對愛滋感染者平等對待之態度的兩個層面著手。最新單錠治療方式,一天只需服用一顆藥,持續治療就可以讓體內的病毒量低到測不到,不會經由性行為傳染他人,而且不影響生活品質,平均壽命也與非感染者幾乎沒有差異(80歲)。

 

藝人坤達這次受露德協會邀請擔任「U愛大使」為HIV感染者們發聲。他指出,U=U (undetectable= untransmittable),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的治療共識,已經具有科學實證,並且透過超過13萬筆的HIV感染者大型臨床研究證實,在持續有效的治療之下,HIV朋友們與你我沒有差異,也透過社群媒體分享,希望消除民眾偏見。

 

露德協會秘書主任藍元亨表示, U=U對於感染者的意義更為重要,代表著感染者有機會可以自然受孕,他分享一位女性帕斯堤朋友,在穩定的服藥及定期篩檢下,已經測不到病毒量,與醫護充分溝通後,自然受孕生下健康寶寶,也沒有將病毒傳染給先生,目前孩子已經2歲,希望透過U=U治療共識,減低社會對感染者的恐懼。唯有消弭標籤與污名,才能讓更多具有感染風險者出來接受篩檢,也讓感染者有信心持續接受治療與追蹤。

 

疾管署公布愛滋防治成效已達88-92-95的好成績,但也代表著還有12%的感染者未知自身感染狀態。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教研部鄭舒倖主任指出,大多數患者都是因為害怕個資曝光、家人親友的異樣眼光,甚至是就醫後的不友善對待。台灣民眾對愛滋的認知有落差,甚至認為透過肢體接觸或是唾液就有可能會傳染,這不僅形成對愛滋不友善的社會環境,更可能導致因為已感染但未確診就醫,而成為防疫上的破口。

 

新聞出處

相關文章
購物車
Scroll to Top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獲得紅絲帶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