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進入大學中的男男性行為者其HIV的感染情形–面對愛滋病毒的艱困學習
資料來源:www.thelancet.com/infection Vol 18 January 2018;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編譯
在2016年的每一天有十名的中國大學生感染了愛滋病毒,其中八名是男男性行為者(MSM)。不幸的是,在中國,很多上大學的男男性行為者是在接到其愛滋病毒檢測陽性結果時才學到什麼是HIV。中國有近3,000所大學和4,000萬學生;在中國的男大學生中,有8.5%是男男性行為者; 因此,大約有170萬的大學生是18到22歲的男男性行為者。在這個族群中,HIV新感病例數被報告正在增加中。據全國愛滋病/性病防治中心統計,2011年至2015年,大學生愛滋病毒感染人數每年增長35%,到2015年達到3,236人。許多感染愛滋病的學生(15%)被診斷出來時已在愛滋發病的晚期。
有許多因素增加了男男性行為者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和其他國家相似,在中國許多上大學的男男性行為者是性活躍的,且較上一代於更年輕的時候進行了首次肛交。娛樂性藥物的使用和手機應用軟體社交網絡(或應用程式)的使用在這些人群中都是常見的。然而,更有其他一些因素增加了他們對愛滋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廣泛的同性戀恐懼侷限了許多男男性行為者在公共場合舒坦地表達性取向以及在公共醫療服務取得的可近性。學校性教育不足,許多年輕人沒有基本的性健康知識。大學生涯開始後,男男性行為者突然間暴露於更多的同齡的同儕、更多的自由、有更多的人與他們交往。很多人會比上大學以前更頻繁地發生性行為,且其中有些人可能會更頻繁地發生無保護的性行為。在中國,愛滋檢測的頻率並不是很理想,主要是由於對檢測服務的認知不足和可及性低。
大學生間愛滋流行疫情的嚴重程度已經引起了中國政府的關注,教育部因此製定了一個指導方針,建議高等院校開設公共健康教育課程,以教育學生有關性和生殖健康。教育部還要求教育和衛生部門共同建立一個單獨的愛滋通報系統。愛滋/性傳播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亦體認到,大學生是愛滋病毒感染風險最高的族群之一,並敦促大學當局認識到此一挑戰,加強與衛生部門的合作,以改善愛滋病防治。透過提供全面的性教育,使校園內的愛滋病毒檢測更加方便。
生物醫學介入措施包括暴露前預防投藥措施,是預防男男性行為者中最有效的措施;不幸的是,中國還沒有實施暴露前預防性投藥。此時,中國大學中男男性行為者的愛滋預防,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可以減少無保護的性行為並增加愛滋病毒檢測頻率等介入措施,且這些介入措施更應該設計為適合於大學中的男男性行為者之生活方式和偏好。招募大學中男男性行為者參加愛滋病預防項目有很多種方法,諸如Blued(有大於 3,000萬註冊用戶)等應用程式可能是實現觸及大量男男性行為者的有用平台。在當地提供現場HIV檢測服務的男男性行為者社區組織亦可在大學建立測試站等,將可有效地吸引大學中男男性行為者族群。在廣州嶺南夥伴社區支持中心所提供年輕大學生(≤24歲)同儕教育的試點計畫,如嶺南青年計劃,預期可在大學中實現既靈活且持續性的愛滋預防。另一個可能的方法是利用「眾包」來精巧地製作青年友善的性健康活動。在中國一項以設計促進愛滋檢測宣導影片的試點眾包比賽,顯示在促進青少年男男性行為者之愛滋檢測方面上是有效的。
中國的大學生已經面臨了許多挑戰,而現在愛滋病毒亦被列入此一名單;迫切地需要提供更有系統的性健康教育、加強愛滋檢測,以及為大學中男男性行為者創造青年友善的服務。這些措施應該在大學生活的初期就位;否則,會更多的男男性行為者將會在面對愛滋病毒時,以一種艱困的方式去學習。
Learning about HIV the hard way: HIV among Chinese MSM attending university
www.thelancet.com/infection Vol 18 Januar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