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 Q&A
愛滋Q&A
外媒:性教育缺失致中國墮胎率高 易染愛滋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 美媒稱,中國性教育缺失令大量年輕人面臨風險,產生的後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醒目:不斷增加的感染愛滋病毒人數和出人意料地高的墮胎率。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1月30日報導,肖裊(音)還在上高中時,有一次老師把班上所有女生叫到一起,告訴她們如果遭到強姦,應該服用緊急避孕藥。

 

  報導稱,這就是她接受過的正規性教育的極限了。然而對於大量中國年輕人來說,他們接受的性教育還沒達到這個程度。

 

  中國在12月1日開展世界愛滋病日的各種宣傳紀念活動,如今性教育缺失產生的後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醒目:不斷增加的感染愛滋病毒人數和出人意料地高的墮胎率。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2015年中國新增11.5萬愛滋病毒感染病例,其中1.7萬例(約14.7%)處於15至24歲的年齡段。

 

  一些大學甚至安裝自動售貨機,向學生出售家用愛滋病毒測試用品。

 

  總部位於北京的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光靠自動售貨機並不能解決問題,除非有後續的教育來幫助學生。熊丙奇說,中國的大學在性教育方面有「巨大進步」,但仍有許多工作有待去做。

 

  清華大學一位社會學教授說,中國的性教育面臨很大挑戰,他說:「在清華,學生在性教育課堂上學到性安全、避孕套使用等基本知識。據我所知,我的學生中大部分人是第一次上這種課。」

 

  蜜豐蘭花是一個去年建立的提供性教育和健康顧問服務的微信平台。平台聯合創始人徐翼今年只有24歲,她與一位朋友曾訪問上海一家提供流產服務的診所,她發現候診室有幾位年輕女孩幾乎沒有為即將進行的手術做任何準備,於是決定創辦這麼一個平台。她說:「許多去做流產的女孩根本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

 

  對於許多年輕女性來說,墮胎是她們控制生育的主要選擇。據官方數據顯示,每年中國發生的流產案例超過1300萬,而專家認為這個數字嚴重低估了真實情況,因為它沒有考慮非手術流產以及在「黑」診所進行的流產。

 

  Yummy社區創始人趙靜說:「許多女性去流產是因為她們缺乏基本的性教育,特別是避孕方面的教育。」

 

  徐翼和趙靜的初創平台,以及其他一些組織正在構建各種線上和線下空間,方便中國年輕人討論一切與性有關的事情——這是一種有時候要逆風前行的奮鬥。

 

  徐翼說:「有些人甚至在討論到月經之類的話題時也會馬上覺得不好意思,在性健康和身體話題上羞恥文化仍在作祟。」

 

  趙靜說,年輕人沒有獲得正確性知識的途徑,往往會在錯誤的地方尋找信息。「男人從日本色情文化產品學知識,而女人的途徑是一夜情。他們的態度是,『好吧,要不試試看』,也不採取任何避孕措施。」她說,甚至有些女性儘管心裏清楚,但礙於面子不好意思讓伴侶戴避孕套,「在性方面,中國現在仍存在男人是征服者而女人是服從者的陳舊觀念。」

 

  徐翼說,性知識匱乏有時會導致無謂的風險,「有個女孩曾經告訴我,她男朋友說如果她在做愛的時候屏住呼吸就不會懷孕了。」

 

  趙靜說,由於擔心愛滋病毒感染率上升,官方也採取了一些行動,但常常只在類似世界愛滋病紀念日這種重要日子集中開展,而沒有轉化為長期行動。

 

  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尊友表示,儘管近幾年大學生愛滋病毒感染率出現上升,但「並不是那麼高。很多青少年學生對愛滋病的危害缺乏全面認識,理所當然地認為愛滋病與他們無關。」

 

  清華大學一位教授說,年輕的男性同性戀是高危人群,他們承受的壓力是普通人兩倍。他說:「目前,儘管中國能夠有效控制賣淫、賣血和吸毒造成的感染,但還沒有採取有效措施來抑制同性戀之間的高感染率。」

 

  報導稱,由於政府常常避免與同性戀組織,甚至那些參與到公共衛生服務中的組織接觸,這些組織缺乏必要的資金和支持。

 

  趙靜說,教育專家正在將目標人群從年輕人擴大到孩子家長,讓家長也參與到對孩子的性教育中,打破性教育沉默的怪圈。

 

  今年30歲的肖裊已嘗試過在自己的家人中建立性教育溝通的橋樑,但效果不佳。她說:「我跟我弟弟講他與伴侶在一起時需要戴避孕套,結果他立馬就離開了房間。」

 

  在上海,蜜豐蘭花已經開始舉辦線下活動,組織參加活動的人在一起公開分享有趣的性故事,無拘無束地討論性行為和性衛生。

 

  徐翼說:「我們就是要讓性話題變得有意思、平易近人,而不是一直端著架子的東西。」(編譯/郭駿)

 

新聞出處

相關文章
購物車
Scroll to Top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獲得紅絲帶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