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止在全球肆虐的肺炎疫情防疫上有卓越的表現,其實感染 HIV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俗稱愛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人數也自 2018 年起連續第二年下降。更可喜的是,有 95.3% 的感染者正在接受治療,其中高達 91 % 測不到病毒,這相較於 2017 年調查的 84% ,可以看到明顯的進步。
醫療科技不斷進步,愛滋病從「世紀黑死病」,漸漸成了可以用藥物控制的慢性病。但不少人對愛滋病的偏見仍然沒有與時俱進。根據 2020 年愛滋認知大調查網路問卷的結果顯示:46% 民眾仍然認為愛滋是絕症,45% 的民眾無法完全認同應當平等、友善地對待愛滋感染者,且有四成的民眾對感染者有錯誤、負面的想像。以為他們「私生活不檢點」、或是「同性戀才會得愛滋」。(同場加映:懷疑得 HIV?愛滋篩檢在家醫院都能匿名做)
愛滋感染者承受人際上的歧視
社會對感染者的態度仍然充滿敵意,這也是為何 2019 年台灣地區愛滋感染者生活現況調查報告的數據指出:僅有四成的感染者會向家人(父母及手足)告知得病的訊息,表示六成的感染者瞞著血親,把身心上的不適獨自往肚裡吞。
但是把這個天大的祕密說出口,情況有所改善嗎?向家人告知後,高達 33.5% 的感染者卻因此與親族的關係漸行漸遠,17.3% 的感染者向朋友告知後,竟然遭到他們的排斥,甚至成了「拒絕往來戶」。更令人遺憾的是,16.5% 的感染者曾有被拒絕共同用餐的經驗,而 19.7% 的感染者向心儀的對象坦誠後,就此失去進一步交往的機會。
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
感染者受汙名化還是頗為嚴峻,但是近年來國際上吹起一股 U=U 的風潮。第一個 U 是 Undetectable的縮寫,直譯為「監測不到」;第二個 U 是 Untransmittable 的縮寫,直譯為「不會傳染」。U=U 代表感染者若測不到病毒,就不具傳染力。(推薦閱讀:HIV=愛滋病?一次搞懂病毒和疾病的差異)
這並非要世人對無法根治的愛滋病卸下心防,而是要提醒大家,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在 2018 年發表一份公開支持支持 U=U 的觀念。其內文表示,科學上一致認同,如果接受抗愛滋病毒治療的愛滋病毒感染者,其病毒量已被抑制至偵測不到,便沒有傳染的可能性。另外還有一份研究發現,穩定且持續地接受抗反轉錄病毒療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簡稱ART)的患者,其血液中的病毒量若持續六個月以上控制在測不到的狀態時,是不會透過性行為傳染愛滋病毒的。
無知比病毒還可怕
也許我們可以就此歸納,台灣高達 91 % 的感染者測不到病毒,表示他們根本不是刻板印象中的「瘟神」,需要時時刻刻與他們保持安全距離。看待愛滋病感染者,應該就像看待任何一種無法根治的慢性病病患一樣。如果我們不會歧視糖尿病的患者,那麼我們也沒有理由去歧視愛滋病的感染者。性病應該是個健康的議題,而不是道德的議題。(同場加映:戴好戴滿還中標!正確選戴保險套很重要)
全球的局勢仍然因為肺炎疫情不得安寧,我們應該都見證到:「無知而做出錯誤的決定」,比病毒還可怕!同樣的態度運用在愛滋病上,其實也非常貼切。面對肺炎,我們若明白戴口罩、勤洗手的重要性,那面對愛滋病,我們也可以以科學新知作為後盾,脫下無謂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