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疾管署根據桿菌性痢疾之疫情,分析情況如下:
今年以來(以發病日計)共計29例本土桿菌性痢疾確定病例,排除18例某營區群聚事件後,共計11例本土桿菌性痢疾確定病例,略高於過去三年同期本土確定病例數(6例、5例、5例)。此11例個案中8例為HIV感染者,均為男性,年齡介於24-46歲之間。回溯分析歷年資料,2014年亦有2例(4月及12月發病)本國籍桿菌性痢疾確定病例為HIV感染者。目前疫情顯示,國內HIV感染者感染桿菌性痢疾的風險有增加的情形。初步疫調顯示,該些個案並無共通餐飲、水源或公共場所,懷疑與性行為傳播有關。
國外的資料亦顯示,在2000年時,美國的男男間性行為者中已發現桿菌性痢疾的病例有增加的情形,此外,近年來在加拿大、英國和澳洲也發現相同的情形,且許多個案沒有海外桿菌性痢疾流行地區的旅遊史,顯示男男間性行為者的性行為扮演重要的傳播角色。
然更早期的研究,便已提醒性行為中如有口肛交或局部部位接觸,糞口傅染病的風險就不能忽略;如國內之前台大已在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發表過會有感染阿米巴痢疾之風險,另Lancet亦有文章「英國男男間性行為者因藥物的使用所發生之“化學的性行為”與桿菌性痢疾flexneri 3A感染的關聯」描述英國也有類似情形。
以下分別附上「英國男男間性行為者因藥物的使用所發生之“化學的性行為”與桿菌性痢疾flexneri 3A感染的關聯」原文翻譯與疾管署衛教資訊。
英國男男間性行為者因藥物的使用所發生之“化學的性行為”與桿菌性痢疾flexneri 3A感染的關聯
(資料來源:第三次BHIVA與BASHH聯合研討會,利物浦,2014年;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譯)
根據英國愛滋病協會(BHIVA) 和英國性健康與愛滋病協會(BASHH)最近聯席會議所提交之研究指出,在英國確診感染志賀氏痢疾桿菌的男同性戀者經常被報導發生“化學的性行為”(發生性行為時服用軟性毒品)以及參與了性派對。
一、訪談對象與相關情境:對象為 42名新近診斷為志賀氏痢疾桿菌男性感染病患。
1.四分之三的人表示使用了娛樂性藥物和三分之一的人報告曾“slamming”- 注射藥物。
2.大多數男性使用特定尋求性行為的網站和智慧型手機apps應用軟体,以尋找性伴侶,從而導致“密集”的疾病傳染網絡。研究人員相信他們的發現,對男同志性健康的預防工作有重要意義。
二、傳染途徑與治療
在英國同志間及其他男男間性行為者(MSM)不斷爆發志賀氏痢疾桿菌感染。它是由糞口的途徑感染,因口腔接觸到污染的糞便而傳播,可引起嚴重的腹瀉,但透過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可以治癒。通常志賀氏桿菌感染案件,在英國典型都與到流行地區國家旅遊的感染有關。但從2005年到2013年間,在英國沒有這種旅遊史的男性確診個案增加了750%,其中大部分的診斷涉及同志和其他男男間性行為者。
三、確診感染志賀氏菌之訪談數據統計
英國公共衛生調查人員希望對同志族群間感染志賀氏痢疾,其社會上和性行為上的危險因素進一步清楚的認識。因此,他們在2012年年底和2013年年初,對42位確診感染志賀氏菌的男同志進行了深入訪談。
1.受訪者年齡中位數為39歲,91 %是白人,79 %是出生在英國。幾乎三分之二( 61 %)居住在倫敦,其中59 %為愛滋感染者。
2.受採訪者絕大多數(88 %)之前沒有聽說過志賀氏痢疾的感染與診斷。當症狀發生時,56 %的人到他們的家醫科醫師那裡看診,而對其感染常管理不善。症狀是如此嚴重,也導致 29 %的人因急症進入急診室,以及四分之一的患者住院治療。
3.受訪者具高度性經驗-其中男性愛滋感染者報告在過去一年中性夥伴的中位數為45個,而男性HIV陰性者報告性伴侶的中位數為13個。所有的受訪者均報告有口交或口-肛接觸(rimming)。
4.愛滋感染者顯著比陰性者更容易在志賀氏痢疾桿菌診斷前兩週有無保護性之肛交( P <0.05 ),受訪的愛滋感染者當中約60 %報告曾有插入型的無保護肛交,和70 %的愛滋感染者曾有接受型無保護肛交。
5.愛滋感染者相較於未感染者,也顯著地更可能報告有插入/接受型之拳交(Fisting),且顯著地參加過性派對的可能性較大( P <0.05)。許多受訪報告尋找性伴侶或安排性聚會,會透過尋求性行為的網站和使用智慧型手機應用軟體apps。研究者認為,這會造成志賀氏痢疾桿菌的傳播網。
四、與軟性藥物使用經驗對照
1.總體而言,76 %的受訪者報告有使用軟性毒品。但根據愛滋感染狀況分析其藥物使用的情形顯示,相較於HIV陰性的人有40%用藥,而愛滋感染者則所有的人均有使用藥物。
2.31%的受訪者報告有採注射方式用藥“slamming”,但回到施打比率仍以愛滋感染者較高(約40 %比5%左右)之間。注射方式通常發生在性派對上,且多數這些施打者報告是由其他另外的人幫其施打。研究者認為稱注射毒品為“slamming”是企圖對這種行為予以去污名。
3.常用的軟性毒品包括甲基安非他命、γ-羥丁酸/ 液態搖頭丸、喵喵和K他命(methamphetamine, GHB/GBL, mephedrone and ketamine),愛滋毒感染者相較於未感染者,有較高的比率使用甲基安非他命及γ-羥丁酸/液態搖頭丸。
五、結論
1.研究人員相信他們的發現對促進健康的相關活動有影響;對於男同性戀者這些訊息包括,如何提高對於藥物使用在性和整體健康上影響的認知。該調查還指出,健康促進機構應該深入暸解性網站以及在性健康信息中應加入針具交換相關資訊。
2.認為泌尿生殖醫學之臨床醫師應該與他們所照顧的人討論有關非法藥物使用相關問題,家醫科醫師則需要被教育有關志賀氏痢疾桿菌在同志族群風險增加之訊息。
預防透過性行為傳染桿菌性痢疾(104年4月13日CDC初版)
一、什麼是桿菌性痢疾?
(一)桿菌性痢疾是由志賀氏桿菌所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傳染力強,只要10-100個細菌就可致病。
(二)在自來水不普及或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特別容易引起流行,污染的飲水或食物也常引起地區性大規模的流行。
二、桿菌性痢疾是怎樣傳染的?
(一)桿菌性痢疾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播,吃到或喝到被志賀氏桿菌污染的水或食物,即有可能遭受感染。
(二)手部接觸到帶菌者的糞便後,如果沒有澈底清潔雙手,可能經由雙手再接觸食物或口部而間接感染。
(三)依據國外文獻資料顯示,經由同性或異性間肛吻、肛交、口陰交等性行為,可能提高感染桿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A型肝炎)等腸道疾病傳播之風險。
三、感染桿菌性痢疾會怎麼樣?
(一)桿菌性痢疾的潛伏期通常為1~3天,有時長達7天。
(二)桿菌性痢疾的症狀包括:腹瀉、伴隨發燒、噁心、嘔吐、腹部絞痛及裏急後重(想拉拉不出的感覺)。患者糞便中會出現血跡、黏液或膿,約三分之一患者有水樣腹瀉。
四、怎樣預防桿菌性痢疾感染?
(一)不生飲不生食:食物及飲用水應澈底煮熟、煮沸後食用才安全,外出旅遊建議喝瓶裝水。
(二)注意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或接觸食物前正確洗手的習慣。廚房工作人員、醫、護、托育人員特別應注意經常洗手的動作。
五、健康叮嚀:
近年陸續有國家發現透過不安全性行為感染桿菌性痢疾,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監視資料發現,國內自2015年初亦發現類似案件有增加的情形。疾病管制署籲請注意,並提供預防建議如下:
(一)維持單一性伴侶或減少性伴侶數量。
(二)避免肛吻、肛交、口陰交等不安全性行為;或採取適當的防護,避免口腔與陰道或肛門的直接接觸,例如覆蓋食物的塑膠保鮮膜,是可以使用的口交隔絕物。
(三)注意個人衛生,任何形式的性接觸後,都應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是在準備食物或用餐之前。
(四)桿菌性痢疾可使用抗生素治療,不但可以減緩病程,並可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如有出現疑似桿菌性痢疾的症狀,請儘速就醫接受治療,並配合衛生單位疫情調查,以維護伴侶的健康。
(五)腹瀉症狀緩解後,仍可能具有感染力,至少一週內勿發生性行為。
疾病管制署桿菌性痢疾衛教之連結網址:http://www.cdc.gov.tw/home/Shigell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