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2月1日(周五)是世界愛滋病日,這種病早已不再是世紀絕症,只要及早治療,仍能健康生活。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顧問醫生(特別預防計劃)陳志偉表示,病人體內愛滋病病毒若已抑制到不能偵測程度,即使與非感染者發生性行為,亦不會傳播愛滋病病毒。這對愛滋病防控非常有意義,除有助去除污名化,亦能講出治療等於預防的訊息。
抗體測試已納產前檢查
陳志偉指出,社會對愛滋病的恐懼「過份咗」,如香港1997年起應用雞尾酒療法,已證實能非常有效地抑制愛滋病毒生長;若病人能夠及早治療,愛滋病毒有效抑制,愛滋病死亡率與一般死亡率無異,非以往所講的世紀絕症。
愛滋病感染者不能生育?陳志偉表示,坊間對此存在很大謬誤,曾有20多歲女病人發現感染HIV,其後卻未有覆診,10多年後發病回來治療,才知悉當年她誤以為不能生育覺得心灰意冷。他指,女感染者若未有接受治療,有20%機率把愛滋病感染胎兒,加上餵哺母乳感染率可達40%,但只要在懷孕前做好計劃,用藥降低身體病毒量,加上用人工方法將精液輸入體內,連同嬰兒出生後半年服用抗病毒藥等,可避免嬰兒染病。
陳志偉指,自2001年開始衞生署及醫管局將愛滋病抗體測試納入產前檢查,至今有20至30名孕婦發現HIV+,但產下的嬰兒全部未受感染;至於2009至2015年本港仍有5名嬰兒受到感染,全部均為孕婦懷孕後期或產後初期受感染,再傳給嬰兒。
至於男感染者要生育則較複雜,因為需要洗精去除病毒,但本港未有此服務,感染者需要親身到外地進行程序,再為女性作人工受孕。
■記者嚴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