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訂的世界愛滋日。訂出國際愛滋日是為了全球各國透過不同管道來防治愛滋、發展愛滋疫苗、提供愛滋感染者與病患醫療的照顧與支持,更重要的是,消除人們對愛滋病的歧視。
在台灣,回顧這一整年:
國防大學愛滋生遭退學、衛福部與國防部互相指責。
同志爭取婚姻平權時,竟再次遭到「愛滋=男同志=性濫交」的污名。
這些事件,仿佛每年都在上演,並沒有因為醫療的進步,而減緩人們對愛滋的恐懼與歧視。現在流傳在台灣社會最常見的偏見與誤解,第一名絕對是「愛滋病=男同志專屬」,甚至用來攻擊同志。
根據疾病管制局2016年10月底的統計,台灣的愛滋感染者總數已高達33,018人,男性感染者佔94.14%,女性感染者則佔5.86%。其中,一般家庭主婦的「家管」有269人、經母子垂直感染的愛滋寶寶,歷年累計個案數已有33人。
愛滋感不是男同志專屬,它與性別、性傾向都沒關係,任何人都有機會、有可能感染愛滋。一個人是否會感染愛滋,跟「他有沒有發生可能感染的行為」才有關。
只要一個人發生有可能發生感染愛滋的行為,就有可能感染愛滋。如果,我們這個社會持續覺得「愛滋病是男同志的病,跟我無關」時,在愛滋的防疫上,就是一個很大的漏洞。
很多異性戀覺得自己不可能會感染愛滋,所以做出了許多「高危險的性行為」而染病卻不自知。更嚴重的是,因為他們對愛滋沒有警覺,所以通常發現時,已經發病,甚至無可挽救。
現在醫療的進步,愛滋已經不是個絕症,透過事前服用抗病毒藥物,即可降低愛滋病毒量、隔離體液、曝露後預防性投藥等措施避免感染。今日,愛滋感染者不但可以活的久,應該也要能夠盡情享受人生,並且完全可以做到避免傳染。只要及早發現,愛滋就不再是可怕的疾病,但是,一再把愛滋跟男同志連在一起,只會讓疾病的防疫越來越困難,因為異性戀會成為防疫的破口。
也只有訴諸所有人的關心,推翻歧視與誤解,不再把愛滋作為攻擊同志或任何一個族群的武器,愛滋的防疫才能更順利。
第二名常見的誤解就是,女性染愛滋就是「性濫交」。政府大力推廣孕婦的產前篩檢及愛滋的「免費匿名篩檢」服務,但是,很多女性主動去篩檢與就診,往往會得到各種懷疑的關懷。
在防疫部分,在既有的性別權力關係下,很多女性不敢主動要求另一半戴套,只能自己吞事後避孕藥,或是去匿名篩檢。
弔詭的事情是,一旦我們國家想要推廣愛滋防疫,要求大家要戴套時,在各個地方販賣保險套,讓民眾可以方便取得,進校園教導性教育時,又受到保守團體的阻礙。
這到底是什麼邏輯?人們害怕愛滋,卻又阻止愛滋的防疫工作與相關知識的推廣,這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在12月1日國際愛滋日,我們希望告訴大家,正視愛滋並的存在,過多的污名,恐懼會讓感染者躲進更陰暗的角落,讓他們失去社會支持、失去治療的機會,這沒有任何意義,只會讓愛滋永遠繼續傳遞下去。
如果你真的關心愛滋在台灣的發展,請停止散播謠言、停止恐懼一個疾病。愛滋病的直接死亡率,已經降到0.92%,跟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都是慢性病。讓我一起關心、支持感染者,一起支持愛滋防治的團體、研究與制度,才是現在台灣社會最需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