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 Q&A
愛滋Q&A
​推動愛滋人道數十載 柯林頓舊金山獲表揚

 

(新增配音影片)

 

12月1日是年度「世界愛滋病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舊金山獲表揚數十年來在美國和中國等地推動的相關人道工作。

 

刻有愛滋病死者姓名的紀念碑,這天依舊有致祭人士放下鮮花和摯親遺照。這個紀念園就位於金門公園以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命名的「南希‧佩洛西路」(Nancy Pelosi Dr.)上。1996年,簽署佩洛西提交法案,將這兒訂為全美唯一聯邦「國立愛滋病紀念園」(National AIDS Memorial Grove)的人,正是柯林頓(Bill Clinton)。

 

柯林頓致辭時獲台下眾多愛滋病和帶原患者(HIV+)站立鼓掌。他憶述在1980年代的愛滋病盛行期,任阿肯色州州長期間見盡美國人走過的無助和絕望,「他們見身邊人一個個死去,無辦法阻止,醫學界和民眾的知識又有限。那時恐怕只有舊金山能真正接納同性戀者居住。」,形容患者最需要的是「得到平等對待和尊嚴生存下去」。一當選總統,他就創立了首個白宮國家愛滋病政策辦公室(ONAP)統籌資源對抗愛滋戰役。

卸任後,他又創立柯林頓健康倡議組織(CHAI),幫助70國爭取廉價愛滋藥。不過,組織近年屢受爭議,更被指在外國淪為柯林頓夫婦增強影響力的政治工具;川普上任後,該組織的白宮網頁「被消失」,傳職員也相繼請辭。

 

另一獲加許「英雄獎」的貝克斯(Ruth Burks)是柯林頓的童年朋友,有「公墓天使」的美譽。作為少見的愛滋病女先鋒,她當年放棄從事地產業,轉去幫連殯儀館也退回的愛滋病者遺體和骨灰逐一安葬,受盡冷言冷語。柯林頓也指:「在阿肯色州時,人人也以為她是瘋子!」她對《蘋果》表示:「那時這個病是超級被污名化,而今天污名化仍然存在,這個(川普)政權拿走很多撥款和教育資助,但是這奪不走我們的進程,要繼續教育年輕人,也不要遺忘長期倖存者。」(唐芷瑩/舊金山報導)

 

新聞出處

相關文章
購物車
Scroll to Top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獲得紅絲帶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