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編譯,資料來源:路透社,KRYSTNELL STORR報導,2014/07/08
(路透社醫學新聞)
根據來自英國的簡短報告,自1970年代以來一種催情及俱樂部用藥,吸入“poppers”與眼睛傷害的聯結越來越緊密,這可能緣於新配方所導致。
案例研究描述了一個30歲的男性白人,於吸入poppers後發生雙眼視力減退情形。研究人員注意到,在病患眼睛黃斑部深處產生黃色斑點形式的微妙變化,但他們說到底藥物將如何破壞視力則目前還不清楚。
倫敦的蓋伊和聖瑪麗信託基金會醫院的安娜.格呂納醫生說:「在過去的18個月當中,我幾乎遇到近10例poppers引起的黃斑病變,然而在幾年前我甚至未曾聽聞過此種情形,而我的很多同事們亦然」。「我覺得提出此一問題,並提升其注意力很重要」,她告訴路透社記者。
此種液體的藥物,在室溫下可變成氣體,裝在小玻璃瓶中出售,吸入後以求快速地到達欣快感的高峰。至於其他的影響,藥物可在約五分鐘內擴張血管和鬆弛肌肉。格呂納說:「在含有液體的小玻璃瓶或玻璃管中的內容物可以被吸入前,它的瓶蓋或瓶帽必須“啵的一聲被移除”,因而人們想出了“poppers”這個名稱,意指會發出啵啵聲的東西」。
她補充說,poppers以不同形式存在已行之有年,並在20世紀70年代已廣泛為同性戀社區所使用。「人們似乎把poppers視為相對安全的,且由吸入poppers導致的視力喪失是聞所未聞的」,她說。
然而在2010年和2011年間,一些法國眼科醫生描述了許多病患於吸入poppers後,遭遇到中央視力喪失之苦,而在2012年,英國首例個案發現後亦系列發布了許多病人。
格呂納認為在歐洲突發因poppers所引起的黃斑病變,這種突發現象最有可能是在poppers中所使用的亞硝酸鹽化學物質的種類發生了變化。亞硝酸異丁酯是最常用於poppers中的液體,但在2007年歐盟法律禁止它的使用。現在,他們是最常使用亞硝酸異丙酯來進行製造。這是可能的,她說,這個不同的化學物質,不管什麼原因,比起以前所使用的物質對視網膜更具毒性。
由於poppers此藥物很容易取得和廣泛被使用因而引起人們的關注,更因為它可能對眼睛的影響,格呂納的團隊將發現之個案資料整理後投稿於刺胳針醫學雜誌。
格呂納指出,並不是每個人使用poppers後都有相同的反應,雖然有人可能重複使用而並無任何毒性副作用,但有些人則可能只是使用一次後便失去視力。她補充說,有些患者可能當他們停止使用藥物後會看到他們視力的改善,然而其他人卻可能會遭遇到不可逆的視力喪失。
沒有大量的研究係針對poppers有幾個原因,她說。許多衛生保健專業人員還沒有聽說過poppers或由popper所引起之黃斑病變;儘管在個案增加的情況下,情況仍是比較少見的;再加上它沒有其他原因純粹自我所造成,係因娛樂性藥物使用所導致的一個情況。
「我期待人們瞭解到poppers有可能是非常有害的,目前poppers所引起之黃斑病變無法治癒,因此預防-即避免使用-更是關鍵」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