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處: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41215002133-260421?chdtv
近期職場及校園霸凌事件導致人心惶惶,為確保民眾心理韌性,桃園市衛生局與教育局合作,針對不同年齡層提供多元心理健康服務管道,透過網路及AI技術提升心理健康服務效率,另也藉由「心靈加油站學生心理關懷平台」於學生課後、閒暇時間,提供線上心理健康諮詢服務。
教育局表示,自110學年度至112學年度,學生輔導需求日益增加,其中國小生晤談人數從3.5萬人次增至4.4萬人次,攀升比例最高,因此校園有必要打造校園輔導團隊,由校長、導師、輔導教師共同處理,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為學生輔導、減輕心理壓力。
教育局提到,建置「心靈加油站」網路平台,服務項目包含電話專線、文字即時線上對話問答及學生信件回函,並延伸學校輔導機制,提供桃園市高中以下學生非上學時段輔導功能,除平日晚間外,周末也有開放下午至晚上的時段。
教育局長劉仲成表示,許多學生因擔心被貼標籤等因素,而不願踏入校園輔導室進行諮商,同時偏鄉地區資源亦較為不足,藉由線上平台於學生課後、閒暇時間,提供線上心理健康諮詢服務,線上心理師一旦發現高風險族群,將進一步通報或轉介相關單位專業處理。
衛生局表示,全國身心科就診人數逐年上升,多元服務管道包括可面對面心理諮詢、24小時協談專線、線上匿名留言板等,皆有專業人士在線協助民眾心理輔導,根據統計,諮詢議題多為夫妻及家庭議題,今年也協助轉介了84人,相較去年增加了65%。
衛生局長賈蔚表示,各年齡層族群,都有各自的心理健康問題需求,尤其是年長者的風險與諮商需求易被低估,實務上也更具挑戰;未來將與社會局共同研議強化心理健康資源網絡,包括逐年提升桃園市1年4次免費心理諮詢面談服務數量,運用線上方式擴大服務量能,為更多有需要的民眾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