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 Q&A
愛滋Q&A
洗精脫病毒 愛滋可生育

-公共衛生、全球化-

 

人類輔助生育科技推陳出新,早有體外受精、試管嬰兒及代母產子等技術,協助不育夫婦增加生育機會。近年,對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帶原者,醫學界亦可通過一套精子精液分離技術(簡稱洗精術)協助患者達成生育願望,大大減低其下一代感染HIV病毒的風險。不過,所有生育科技背後,乃至人工方法改變自然交配的結果,都會引來爭議。有人站在生育權利的角度,認為並無不可;亦有人認為濫用科技是違反生命倫理。不同持份者有其價值信念,下文將探討對「洗精術」的各個觀點。 ■文嘉俊 中學通識科教師、中大社會科學學士及通識科學位教師教育文憑

 

分離精漿 隔走病毒

 

HIV是一種能夠破壞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亦是愛滋病(AIDS)的成因,目前醫學界尚未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其傳染途徑主要有三種:性接觸、血液傳染及母嬰垂直傳染。也就是說,假如父親是HIV帶原者,就有可能通過性接觸傳染給母親,而母親一旦感染,就有可能將病毒傳給胎兒。部分男性感染者為避免把病毒傳染妻兒,選擇不生育下一代。

 

僅男感染者可用

 

近年,許多人提出HIV帶原者都有生育孩子的權利,醫學界亦積極利用最先進的輔助生育科技、實驗室檢驗和預防性投藥等,協助患者生育健康的下一代。其中,對於男性HIV帶原者,現可通過一套「洗精術」減低其下一代受感染的機率。

 

有關技術是由意大利米蘭大學的奧古斯都教授首先提出。顧名思義,「洗精術」是要在女方受孕前,將男方的精液洗滌乾淨。

 

由於病毒主要存在於精漿中,新技術就是把精子與精漿分離,過程約需兩小時,洗滌後可獲得高比例形態正常及活動力強的精子,用於人工授精(直接注射入子宮)或體外受精(把精子及卵子取出體外,培養成胚胎後再植入人體)。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男方是HIV帶原者而女方是健康的情況下,才可採用該技術減低下一代受感染的風險。而受精後,女方亦要持續吃一段時間的藥物,盡可能再降低懷孕過程中的潛在感染風險。

 

【小知識】

 

愛滋病於1981年首次發現,是因HIV病毒感染而出現的病症。HIV病毒會攻擊人體內的CD4細胞,而這種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重要的一部分,一旦CD4細胞過少,就無法阻止細菌等感染,令一些對平常人沒有影響的疾病,都變得足以致命。

 

【多角度觀點】非百分百安全 應否冒險嘗試

 

人類生殖科技議題甚具爭議,我們可從傳統文化、宗教、醫學、倫理道德、法律及經濟角度,探討不同持份者對「洗精術」的看法:

 

1. 傳統角度:無後為大更不孝

 

生兒育女對中國人來說是人生大事。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無後」按漢代趙岐所注為:「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不能傳宗接代,比起陷親不義或不為祿仕,更為不孝。

 

所謂婚姻的目的,《禮記》提出:「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由是觀之,男女相合,多生子嗣,延續父系的血統,至為緊要。HIV帶原者具有生育能力,但為免把病毒傳染妻兒,部分會選擇不生育。如今,新技術可以減少其下一代受感染的機率,增加其生育的誘因。若能夠協助感染者開枝散葉,在中國傳統文化看來並無不可。

 

2. 宗教角度:宗教定義有保留

 

一些宗教相信神的存在,神是萬物之靈,擁有創造萬物的能力。生殖科技嘗試以人力改變生育方式和結果,對於部分宗教人士來說未必可以接受。

 

譬如《聖經》認為人是神所創造,即使未有為生殖科技下定論,部分基督徒堅信只有神才有權造人,子女是上天對夫婦的恩賜,不應試圖以人力改變天意。

 

此外,佛教認為凡事皆講求「因緣和合」、「緣聚則生」。當條件充足時,事物便會自然產生,善緣生善果,非善緣則有不好的果報。採取人力改變事物的結果,似乎非部分宗教人士所能接受。

 

3. 醫學角度:並非完全無風險

 

現代醫學雖然十分昌明,利用醫學洗滌技術把嬰兒受感染的機率降低,並已有成功個案,但即便如此,風險並非零。

 

有權威的愛滋病專家甚至認為,只有選擇不生育,才可保證零感染風險。夫婦在下生育決定前,必須要自行評估與承擔技術背後的得益與風險。

 

4. 道德角度:孩子或無辜感染

 

正因為技術並非全無風險,孩子一旦受感染,就非常無辜。有人認為夫婦作出冒險的決定,是漠視孩子的利益,亦是自私和不道德的行為。但亦有人認為,每個人都有生育的權利,且任何人都無法在生育前諮詢下一代,慎重考慮至為重要。孩子出生後不論健康與否,父母也有責任把他們撫養成人,不離不棄。亦有人認為這類家長比起一般家長更懂珍惜來之不易的孩子。

 

5. 法律角度:須符法例要求

 

HIV帶原者在本港結婚與生育是完全合法的,其權利與一般人無異,可以自行決定生育與否。但目前香港未引入這項技術,有需要人士需於海外尋求服務。日後本港如果引入該技術以輔助HIV帶原者生育,亦必須符合有關規定,例如《人類生殖科技條例》,其中第十五條列明對性別選擇的禁制,相信技術人員在洗滌精子的時候亦不可為夫婦篩選特定的性別染色體。

 

6. 經濟角度:技術所費不菲

 

不少國家已應用相關技術,然而價錢並不相廉,例如在日本就索價近30萬元港幣,如於歐美則更為昂貴。有人認為,只有富裕的家庭,才有能力承擔費用,增加生育健康後代的機率。但對於HIV帶原者數目極多的非洲,貧困家庭根本沒有足夠的財政能力負擔技術費用。有指這類人類生殖技術只是服務富人,圖利是其最大目的,對於大規模降低HIV的感染數字,作用極微。

 

暫無療法根治 不如防範未然

 

愛滋病曾經死亡率極高,但隨着愈來愈多的研究,終於在1995年出現轉機,雞尾酒療法的出現,令HIV帶原者的壽命得以延長。

 

雖然現時仍未有療法可以根治HIV病毒,但不少醫學研究正在進行,現主要分為兩個方向研究。

 

其一是根治疾病,因為HIV病毒會深入人體免疫系統深處,而大部分藥物都不能到達這些地方,所以只能不斷吃藥消滅大部分病毒,而不能使之全滅,科學家正研究基因改造等技術,消滅帶原者體內潛藏的病毒。

 

另一個方向是研究疫苗,而且已接近人體試驗的階段,就是既然不能完全殺滅所有HIV病毒,就轉而在高危地區如非洲等地,為當地人注射疫苗,防止病毒的傳播。

 

【想一想】

 

1. 根據資料,簡單解釋「洗精術」如何輔助HIV帶原者生育健康的下一代。

 

2. 根據資料,如果於香港引進「洗精術」,可能會引起哪些方面的爭議?

 

3. 有人認為「生育是每個人的權利,人類輔助生育科技應得到大力發展。」你同意嗎?

 

【答題指引】

 

1. 「洗精術」主要用於男性HIV帶原者,所指是在女方受孕前,將男方的精液洗滌乾淨。由於病毒存於精漿中,技術盡量把健康的精子與精漿分離,洗滌後可獲得高比例形態正常及活動力強的精子,可用於人工授精或體外受精。

 

2. 如果於香港引進「洗精術」,在宗教、道德倫理、醫學和法律上,均可能備受爭議。同學可參考上文,就各點詳加解釋。

 

3. 同意者,可指出不育者面對極多焦慮,人類輔助生育科技可照顧其個人情感需要,對維繫家庭功能和穩定社會長遠發展亦為重要。聯合國在《世界人權宣言》明列父母的生育權利,香港《基本法》亦指出香港居民的自願生育的權利受法律保護。既然人人有權生育,人類輔助生育科技只要符合當地法規,大力發展亦為合情合理。

 

不同意者可指出發展人類輔助生育科技背後的各項問題,例如部分醫學技術並未成熟、可能會引起宗教和道德爭議、難以不斷修訂法例滿足日新月異的生殖技術等等。

 

【延伸閱讀】

 

1. 《認識愛滋病》,關懷愛滋,http://aidsconcern.org.hk/chi/know-more-about-hiv/#chi/banner-image

 

2. 《愛滋病是什麼》,衛生署紅絲帶中心,http://www.rrc.gov.hk/chinese/hiv.htm

 

3. 《4歲童外地輸血染愛滋》,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8/30/HK1708300029.htm

 

 

文章出處

相關文章
購物車
Scroll to Top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獲得紅絲帶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