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在早年是被視為絕症的疾病。其實今時今日,坊間對愛滋病已持着比較開放的態度,但因為一般人對愛滋病認識不深,甚至存在不少誤解。大家不妨脫下有色眼鏡正面了解這個病。大眾對愛滋病普遍存有6大迷思,愛滋病專科護士陳姍將一一破解,釐清謬誤。
迷思1:愛滋病是絕症?
陳姍護士強調,愛滋病並非絕症,只是一種需要長期服藥的慢性疾病。愛滋病出現初期未有專門治療方法,病人很大機會因為機會性感染而死亡,所以被視為絕症。機會性感染是指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愛滋病毒,HIV)破壞感染者的免疫力,導致其出現一般健康人士不會受到的感染,包括呼吸道併發症如肺囊蟲肺炎、肺結核和胞內鳥結核分支桿菌感染等 。
近年研發的高效能抗病毒治療,即俗稱的雞尾酒療法可抑制HIV攻擊免疫系統,只要免疫能力良好,愛滋病人便不會出現機會性感染。「而且以現時醫療技術,大部分情況下機會性感染是能夠治癒的,所以愛滋病已非絕症 。」陳姍護士說。
迷思2:只有一個性伴侶就不會傳染愛滋病?
「雖然擁有多個性伴侶或感染性病會增加感染HIV風險,但其中關鍵在於有沒有進行安全性行為,而不是性伴侶的多寡。」陳姍護士指出,安全性行為是指在性行為過程中避免接觸對方陰道分泌、射精前的分泌、精液或血液,可大大減低感染性病及HIV的機會。
迷思3:同性戀較容易感染愛滋病病毒 ?
陳姍護士解釋,HIV是經由血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而傳播,與性傾向並無關係。「其實只要性伴侶雙方都不是HIV帶菌者,各種性行為都不會傳染到HIV,關鍵在於安全性行為,即正確使用安全套。」
迷思4:與愛滋病毒感染者有身體接觸就會感染HIV?
「HIV不會通過感染者的觸碰、眼淚、汗液、唾液或尿液傳播,即是與HIV帶菌者呼吸相同的空氣;擁抱、接吻或握手,以至共用餐具、物品;觸碰廁所坐便器、門把手或手柄等均不會受感染。」陳姍護士續稱,只要做足安全措施,與HIV感染者發生性行為亦十分安全。
迷思5:「愛滋篩檢」結果陰性代表沒有感染愛滋病毒
陳姍護士表示,感染HIV後血液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產生HIV抗體,這段時間即空窗期。在空窗期做愛滋篩檢,檢驗結果便會呈陰性反應。大部分人要在感染HIV病毒後二至八星期;部分人甚至需要三個月,才會產生足夠抗體讓測試呈陽性反應。所以HIV抗體測試須在可能導致感染的接觸(例如不安全性行為)三個月後進行,結果才可作準;若空窗期內進行其他有可能導致HIV感染的行為,空窗期就需要重新計算。
迷思6:感染HIV致命率很高?
「只要接受合適治療,HIV感染者與普通人無異。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統計,截至2020年全球有73%HIV感染者正在接受治療。自2010年起,愛滋病相關的女性死亡率下降了53%;男性死亡率則下降了41%。」陳姍護士稱,隨着醫學科技的進步,接受治療的愛滋病人的存活期越來越長。
近年研究發現,只要HIV感染者體內病毒量能維持在無法被偵測水平最少6個月,便無法經性接觸傳播HIV,亦即是U=U,所以確診感染HIV後應立即投入治療,保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