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務處訊】為宣導世界愛滋日(12月1日)及愛滋病正確知識、終結對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感染者的無知與歧視,本校身心健康中心與資源教室選在11月30日星期四舉辦《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電影賞析活動,並邀請跨領域作家簡維萱前進行映後座談。
改編自真實故事的電影《藥命俱樂部》,時空背景為1985年的美國;其時愛滋病已開始肆虐,卻尚缺乏有效的藥物。Ron Woodroof是一名電工兼牛仔,在染上HIV病毒後,先嘗試了藥廠正在實驗中的新藥AZT(Zidovudine),健康狀況卻急遽惡化。亟欲求生的Ron轉往墨西哥尋求其他藥品,並順利控制住病情。Ron決定展開賣藥事業以協助其他感染者,然而這些藥品並未獲得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許可進口。
《藥命俱樂部》強力地批判了藥管局、藥廠與醫院在其利益結構下,對於感染者生命的輕視;同時也深刻地描繪了Ron作為一名異性戀HIV感染者,從無法接受自己的病情到學著與發病後的自己共處、從極度恐同到與跨性別夥伴建立起深厚友誼的過程,劇情有趣且真摯動人,吸引許多政大師生及社區民眾前來共同欣賞。
在映後座談,簡維萱一方面以男同志的身分,從同志社群的角度出發,談愛滋病跟男同志的關聯;另一方面也以非感染者的身分,談非感染者與愛滋病的距離有多近,又能如何以理性的知識消除惡意。
簡維萱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許多愛滋病知識,包含HIV病毒的傳染途徑、空窗期與潛伏期的差異、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所提出的「90-90-90」目標(減少90%的新增HIV病毒感染數字;減少90%的標籤及歧視個案;減少90%的愛滋病相關死亡數字)、歐美國家近期獲得研究證實並開始推廣的U=U概念(HIV 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取自:https://www.preventionaccess.org/consensus)以及HIV事前與事後預防性投藥(PrEP&PEP)等。
身心健康中心林世卿護理師表示透過活動問卷回饋得知許多同學藉由本活動得以瞭解正確知識與相關資訊,期待可達預防與減少歧視之效。身心健康中心吳崇維社工員進一步說明,12月6日為系列活動第二場,當晚專題講座將邀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個管師分享,現場亦有HIV匿名篩檢活動、播放HBO電視電影《血熱之心》等,詳請請上活動報名系統或身心健康中心最新消息公告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