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 Q&A
愛滋Q&A
(中國)國家衛計委:學校愛滋病防控工作要保護當事人隱私

原標題:衛計委強調 學校愛滋病防控工作要保護當事人隱私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徐婷 實習生 王嘉):近年來,中國青年學生罹患愛滋病的趨勢上升明顯。尤其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高校,更成為愛滋病感染的密集發生地。國家衛計委有關官員日前表示,在學校愛滋病防控工作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患者隱私。

 

  官方此前透露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通報的感染愛滋病的青年學生數是482例,佔15-24歲青年感染者的比例為5.77%,但到2014年,青年學生感染者佔全體青年愛滋病人的比例,已達16.58%。另一份統計數據則顯示,2013年,學生感染愛滋病人數超過百人的中國省份僅有5個,但到了2014年,省份的數量超過了10個。學校愛滋病防控日益成為一個廣受關注的話題,其中,如何保護愛滋病患者的隱私,成為一項難題。

 

  8月,國家衛計委、教育部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建立學校愛滋病疫情通報制度,並要求各地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在健全學校防艾機制的基礎上,建立愛滋病疫情通報制度和定期工作會商機制,並共同分析疫情發生的原因,制定防控對策與措施。

 

  國家衛計委和教育部均強調,在疫情通報過程中,將嚴格按照有關規定保護感染學生的個人隱私。然而,在愛滋病疫情通報制度建立后,也有人擔心,在開展學校愛滋病防控工作時,會有泄露感染學生個人隱私的風險。在國家衛計委日前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表示,愛滋病防控工作要保護患者隱私,「可能我們現在面臨許多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在一些學校,包括在一些高校出現了愛滋病病例。我想我們的政策還是要保護患者的隱私,出現個別的情況,我相信這隻是個例,我們基本原則是沒有變的,國家的政策還是要保護患者的隱私。」

 

  從愛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到在血液中產生足量的、能檢測出的愛滋病病毒抗體之間的這段時期,被稱為「窗口期」。在「窗口期」內,被感染者雖然測不到愛滋病病毒抗體,但其體內已有愛滋病病毒,仍可以通過HIV核酸檢測查到。此外,處於窗口期的感染者同樣具有傳染性。

 

  國家衛計委科教司司長秦懷金介紹說,「十一五」以來,中國不斷加大對愛滋病等重大傳染病的科技攻關力度,在新型診斷技術、優化臨床治療方案、綜合防控策略與措施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為降低新發感染率和病死率提供了技術支撐,「比如,自主研發的愛滋病毒核酸檢測試劑使檢測窗口期由22天縮短至11天,已在全國血站投入使用,有效提高血液安全保障能力,為愛滋病感染者的早發現和控制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院士介紹,中國通過開展愛滋病高危人群的綜合干預技術,使愛滋病高危人群新發感染率和患病率降低,國產愛滋病疫苗研究進展順利,已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對愛滋病高危人群的綜合干預技術,使愛滋病感染者的健康配偶年新發感染率比2010年下降81%;對男男性行為人群的感染者實施早治療降低了HIV傳播風險。有關愛滋病毒攜帶者什麼時候開始治療非常重要,國際上曾經有一段時間認為要推遲治療,我們國家的基礎研究告訴我們,我們國家確實在男男同性戀具體實施要早治療、早干預,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在國際上是領先的。」

 

  高福表示,在藥物治療愛滋病方面,中國目前使用的還是以西方研究的藥物為主。同時,中國衛生部門也在進行相關的藥物研發工作。他強調,在愛滋病研究過程中,中醫中藥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聞出處

相關文章
購物車
Scroll to Top
訂閱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獲得紅絲帶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