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十月新增31例 受感染女性增
林松:澳愛滋病感染率低
身兼衛生局疾控中心主任的防治愛滋病委員會秘書長林松透露,今年首十月新增感染愛滋病共卅一例,其中十九例為本地居民,感染者以二十至三十歲男性居多,三十至四十歲受感染女性近年亦增。根據國際標準,本澳愛滋病感染仍屬低水平地區。
由防治愛滋病委員會主辦的“澳門愛滋病社區論壇二○一五”昨開幕,儀式昨日上午九時在氹仔湖畔嘉模衛生中心會議廳舉行。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駐華辦事處顧問周凱、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中夫、研究員羅巍,中國性病愛滋病防治協會項目主管劉鵬,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特別預防計劃高級醫生舒寶兒,澳門衛生局長李展潤、仁伯爵綜合醫院院長郭昌宇等內地及港澳同工出席與會。
實現三個“90”目標
周凱、劉中夫分別致詞,祝賀防治愛滋病委員會成立十周年。周凱表示,聯合國早前召開大會,討論並提出爭取到二○三○年可終止愛滋病流行,此病不再是公共衛生危機,保證加強防治力度,並以快速通道為受愛滋病威脅的人群、性工作者、吸毒者等提供相關服務。尤其於二○二○年前實現三個“90”目標,包括讓百分之九十感染者知悉個人感染狀況,讓百分之九十確診陽性感染者接受藥物治療,並讓百分之九十藥物治療者降至無法檢測的水準。劉中夫直言防治愛滋病工作任重道遠,願與同道面對挑戰,積極引領全社會共同參與工作,共同關注。
林松表示,本澳愛滋病感染率一直維持在低水平,但不能掉以輕心。為配合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提出二○二○年實現三個“90”的目標,認為澳門同業仍需繼續努力,在社區和關鍵群體內加強推廣愛滋病預防和檢測,以便及早發現隱匿感染個案,提供適切治療。
自主檢測成為常規
經該局與相關政府部門及各界宣傳和配合防控,本澳經吸毒感染愛滋的數字近年大幅減少,但因性行為而感染的病例則上升。今年至十月,該局錄得新增感染愛滋病有卅一例,其中十九例是本地居民,新增感染者以二十至三十歲男性居多,其餘十二例屬非本地居民。近年感染愛滋病的女性較多介乎三十至四十歲,或與不安全性行為有關,更甚被性伴侶感染,發現時已較後期,情況堪憂。每年僅錄得一至兩宗因愛滋病而死亡的個案。當局近年已推出“綠色通道”,並設保密措施,鼓勵大衆免費接受檢測,繼而使自主檢測成為常規,於社區盡早發現並為感染者提供治療。
澳門關懷愛滋協會理事長鄭詩樂表示,協會多次到社區及各校推廣相關預防愛滋病訊息,成效顯著。未來將續與社區團體、學校加強宣講,同築防護網。協會亦設專線,每年收到數百個諮詢或求助電話,冀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適切協助。